锅具选择
不锈钢、陶瓷锅均可,慎用铁锅、铝锅等易腐蚀器具。
煎煮步骤
一、浸泡
1)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;
2)加水量:第一次加水量浸过药面2—3厘米为宜,第二次如果需要久煎则浸过药面2-3厘米左右,无需久煎的浸过药面1厘米即可。花、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,冬天若用20-30°温水浸泡可适当缩短煎煮时间。
二、煎煮
视方剂功效确定煎煮时间:
1)治疗感冒、咳嗽、伤暑类的解表药,每次煎煮15-20分钟为宜。
2)治疗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类的药材,第一次煎煮20分钟,第二次煎煮20分宜。
3)治疗气血虚弱等滋补类的药材,第一次煎煮40-60分钟,第二次煎煮时间应该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。
以上熬药时间均从水沸腾后开始计时,沸腾后转文火,药汁沸腾容易溢锅,中途搅拌药材2-3次,防止糊锅。
药料应当充分煎透,做到无糊状块、无白心、无硬心。
三、特殊煎煮
1)先煎:单独包装的先煎药材,需先煎30分钟,一般无需浸泡。
附片类的药材需先煎1小时,详情请遵医嘱。
2)后下:在煎煮第一次药材时,起锅前5分钟放入后下药,搅拌并浸湿药材,
合并锅内其它药材煎煮5分钟即可。
3)包煎:将需包煎药材放入过滤袋,合并锅内其它药材一同浸泡、煎煮。
4)烊化:阿胶等胶类药材加入黄酒,隔水蒸1小时左右,待胶类药材完全融化,每次服药时随药汁按需加入,或加入药汁内煎煮融化。
5)冲服:三七粉、川贝母粉等兑入药汁中服用。
6)另煎:人参、红参等参类药材单独煎煮取汁,兑入其它药汁服用。
7)外用:洗、熏、敷贴、坐盆。
8)加姜:每片姜的大小、厚薄大致等同1元硬币。与其他药材一同浸泡、煎煮即可。
如遇特殊情况需冷服、热服、顿服等,或者毒性药需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加量,取效即止的药材,请按照医生的特别叮嘱严格服用。
服用
每付药煎煮两次即可,合并两次煎煮药汁后再行服用。
服药次数需以处方医嘱为准,如药液过多,可将混合药液再次煎熬,浓缩后再服用。
清热解毒类药宜饭后服用,滋补强身类药宜饭前服用,均以温服为宜。
保存
家庭煎煮的药材一般放入冰箱2~8℃冷藏为宜。每次取适量加热后服用。
注意事项
1)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忌烟酒、浓茶,忌食辛、辣、油、腻等食物,或遵医嘱。
2)皮肤病及疮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。
3)若与西药联用,应提前告知医师,获得许可方可与西药错开2小时服用,如不被许可,则不得与其他药物联用。
4)小儿、孕妇或老年人应遵医嘱。
一般选用餐后半小时,小儿、老人可少量频服,服完一日的剂量即可。注意避开喂奶和进食的时间半小时以上。
由于生理上的特点,小儿肠胃吸收功能较差,而排泄较快。为了保证有效的药汁浓度。需要采用少量多次服药的方法。避免强制灌入小儿口里,避免引起呕吐呛到小儿。采用温服为宜,一般温度在20℃~30℃之间为佳。不可冷服,否则易伤其阳气,日久影响小儿生长,伤其脾胃,引起腹痛。药液亦不可过热,以防烫伤患儿食道。